影響土壤水分含量的幾個關鍵因素
來源: http://www.youping.net/ 更新時間:2013-12-31 16:21:01 閱讀次
土壤含水量是對衡量農作物生長監控的重要指標,也是研究某個區域抗旱的重要指標。土壤水分的測定可用土壤水分監測系統或者土壤水分測定儀來準確測定與監控。
土壤含水量,通常可用土壤的水分常數來表示。如全蓄水量、吸濕系數、枯萎系數、田間持水量等。不同的土壤類型,其含水量就大不相同,這主要決定于土壤質地與土壤結構。質地愈粘、結構愈好的土壤,其吸持水分的力量就愈大,即保蓄水分就愈多,水分常數的數值就愈高;反之,質地愈沙、結構愈差,其保蓄水分就愈少,水分常數就愈低。
例如在吸濕系數(空氣相對涅度飽和條件下,吸濕水達到最大量時的土壤含水量百分數)時的土壤含水量:在東北的細沙土為?.5%,低平地的中壤土為9%,黃河兩側引黃淤灌區的膠泥土為15%。但在枯萎系數時的土壤含水量;在同上地區的細沙土為3%,中壤土為10%,膠泥土為17%。土壤中易被作物利用的土壤水分,是在田間持水量與枯萎系數之間,一般土壤全蓄水量的叨%,是作物最適宜的土壤含水量。但不同的土壤質地,其枯萎系數就不同,反之,同一土壤質地,栽種不同的作物,其枯萎系數也不同。如在東北沖積平原的潮黃土區,其土壤質地對枯萎系數的影響就有顯著差異性。不同作物,對土壤水分的要求也有顯著差異。
如在北新鄉地區,在同樣為微堿性沙壤土中,小麥在土壤含水率7%(占干土重)以上時,可以出苗,10%時出苗良好;而棉花則在10%以上才能出苗,15%時才出苗良好。不同質地的土壤,其有效含水量也相差很大,土壤質地愈粘重,其枯萎系數愈大,有效水含量愈多。土壤質地除影響作物的枯萎系數外,還影響著田間持水量及有效水的含量。
上一篇:土壤水分監測方法的介紹與意義
下一篇:判斷土壤水分有效性的二種方法
搜索
產品目錄